作者:杨超
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宣扬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如今正逐渐成为现实。2月13日,特朗普签署备忘录,要求美国商务部、贸易代表办公室及相关机构确定美国与各贸易伙伴间的对等关税(reciprocal tariffs)。被提名的商务部长霍华德•卢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表示,新税率最快可能在4月2日准备就绪。
所谓“对等关税”,不仅涉及税率问题,更旨在实现特朗普所称的“贸易平衡”。根据备忘录内容,美国政府将重点审查五类所谓的“不对等贸易关系”,包括: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、他国对美企施加的不公平或歧视性税收(如增值税)、美企在他国遭遇的非关税壁垒及其他不公平政策措施。
特朗普此举显然意在敲打那些与美国存在较大贸易不平衡的国家。尽管他并未立即发动全面关税战,而是以关税为筹码,利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不对称经济依赖关系,迫使各国与美国展开谈判,从而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。白宫官员透露,特朗普希望与各国讨论现有政策如何导致贸易不平衡,并表示如果各国愿意下调关税或取消其他贸易壁垒,美国也愿意降低关税。
近年来经济迅速崛起的越南,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对美贸易顺差国,仅次于中国、欧盟和墨西哥。自特朗普上台的2017年起,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从380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1200亿美元。由于越南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30%,美国一旦上调进口关税,将对越南出口造成重大冲击。越南对美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计算机、电子产品及零部件、机械设备、纺织服装和鞋类等。若美国对进口商品全面征税,越南电子、服装和鞋类等主要出口行业将失去竞争优势。
面对这一潜在威胁,越南总理范明政已开始为可能发生的贸易战做准备。他认为,美国的关税战将影响越南出口和生产企业,使越南经济面临风险。此外,若美国再次指控越南操纵汇率,越南可能面临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措施,进而影响外资流入。
为了规避特朗普的关税威胁,越南外交部于2月13日表示,愿意就美国对钢铁征收的新关税展开磋商。越南试图通过增加对美进口来缩小贸易顺差,例如购买更多美国军事装备、民用飞机、天然气和农产品等。同时,越南还计划进一步开放市场,特别是金融服务、银行、保险和教育等领域,欢迎美国投资者参与新能源、石油和天然气及矿业项目。
然而,这种策略也可能带来连锁反应。如果越南为减少对美贸易顺差而增加对美进口,可能会挤占其他国家商品在越南市场的份额。此外,美国为堵住转运漏洞,可能扩大调查范围,防止他国商品通过越南中转规避关税。事实上,美国已多次调查他国企业利用越南作为中转地的行为。若监管进一步加强,转运至越南再出口至美国的难度将显著增加。
与此同时,美国可能提高“越南制造”的原产地认证标准,例如要求更高的本地生产比例。在此背景下,越南工贸部正推进一项提案,旨在加强国家管理,打击逃避贸易防卫和原产地欺诈行为。未来,越南可能会加大对投资审查和货物原产地证书核对认证的力度。
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,越南提出采取多元化战略,将出口扩展至东盟、欧盟、印度、南美、中东和非洲等其他市场,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。然而,单纯依靠“转口避税”策略已难以持续,转向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未必能完全规避特朗普的关税包围圈。企业只能在转移生产基地与扩大本土化生产之间做出艰难选择。
尽管特朗普对越南的关税战一触即发,但美国短期内可能不会对越南全面加征关税,而是逐步针对部分重点商品征收额外关税,如钢铁、铝、光伏产品等。电子产业和半导体行业也有被加税的风险。2023年,美国曾对越南钢铁征收高达256%的反倾销税。此外,特朗普于2月10日签署行政令,宣布自3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铝征收25%的关税,并取消对加拿大、墨西哥、巴西等部分贸易伙伴的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。
考虑到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以及需要拉拢越南服务其“印太战略”,特朗普最终可能会对生活必需品类别少征或不征进口关税。即便决定对越南加征关税,美国也需要通过“法律”途径进行调查后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。在此过程中,特朗普可能采取边打边谈的策略,谋求在安全、经济等方面获得更多利益。美国还可能以越南的“市场经济地位”为筹码,迫使越南向美国开放市场并作出更多让步。
在美越关系方面,美国高度重视拉拢越南。奥巴马时期曾对越南展开“魅力攻势”,而2017年11月,越南成为特朗普就任总统后访问的首个东南亚国家。2019年2月,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越南为朝美首脑会议提供支持表示感谢。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,美国政府将在本国经济优先与拉拢越南服务其“印太战略”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。